统计局专家:我国将在五年内成为高收入国家
世界银行最近更新的人均国民收入数据显示,2018年低收入国家标准为不足1025美元,下中等收入国家的区间为1026-3995美元,上中等收入国家的范围是3996-12375美元,超过12376美元属于高收入国家。中国为9470(人均GDP为9771)美元,目前仍属于上中等收入国家。
按照当前各国经济发展情况,考虑不同的情景模式进行分析,本文认为: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即使最保守的估计,我国人均国民收入也将在5年内达到高收入国家水平。若考虑到人均国民收入增速一般高于GDP增速,再加之相对温和的通胀水平和稳定的汇率因素,我国极有可能在2022年提前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
一、影响国际可比性人均国民收入的因素
世界银行计算的人均国民收入采用地图集方法,主要是为了便于各国比较,排除了不同国家之间通货膨胀变化差异和汇率变动的影响,使得各国的人均国民收入建立在自然经济增长的基础上,尽可能客观反映和比较各国收入水平。
(一)稳健的经济增长
无论从理论还是实际经验看,在一国经济保持稳健增长的形势下,预期财富收入效应较为明显,所以国民收入的增速通常会高于GDP增速1-2个百分点。我国近10年人均国民收入增长平均为8%左右,明显高于近年来我国GDP平均6.5%的增速。所以按照不同的增速模式分析,以当前人均国民收入水平为基础,假定全球通胀水平和汇率保持稳定,即使仅有5.0%的增速,我国也将会在2024年进入高收入国家的行列。
表1 不同增速下我国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测算
(二)温和的价格上涨水平
目前我国消费者价格水平较为稳定,2018全年CPI比上年上涨2.1%。除了由于全球经济衰退引起的2009年以及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导致的2012年两个年份我国CPI波动幅度较大以外,我国通胀水平基本处于可控区间并不断接近理想目标。保持在2.0%左右的温和通胀,不但有利于刺激经济稳健增长,其所形成的合理价格预期更有利于人均国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
(三)避免人民币值大幅度波动
对于像我国这样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加强的经济体来说,人民币汇率保持上升趋势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对我国经济稳定持续快速发展的必然反映。虽然我国进口增速明显加快,高于出口增速,但仍然保持了较大的顺差,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开拓了更为广阔的贸易格局,人民币汇率上升的压力逐步加大。2018全年人民币平均汇率为1美元兑6.6174元人民币,比上年升值2.0%。人民币升值虽然有利于我国人均国民收入较快增长,更容易较早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但其带来的负面影响远远大于正面效应,所以做好宏观调控,保持人民币汇率缓慢上升才是正确的选择。
二、跻身高收入国家的两大经济动力
历史经验表明,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会面临着经济增长动能不足的问题。借鉴了许多面临这一问题的失败经验后,我国创造性地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一带一路”倡议充分体现了我国全球体系治理能力的提升,在世界范围内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内部核心动力在当今全球经济联系愈加紧密的情势下,传统的“需求管理”政策失灵,我国充分发挥了“集中性”治理体系优势,采用“三去一降一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法,破解了经济增长瓶颈问题,不但提升了经济发展质量,还为长期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当今全球经济联系愈加紧密的情势下,传统的“需求管理”政策失灵,我国充分发挥了“集中性”治理体系优势,采用“三去一降一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法,破解了经济增长瓶颈问题,不但提升了经济发展质量,还为长期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在经历了前期的调整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个方面的优势充分显现。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显著提高,商品房库存得以优化,企业资产负债率改善。新动能持续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以及高技术产业投资等增长都呈现出了强劲的势头。
(二)“一带一路”倡议是外部环境动力
“一带一路”倡议是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积极探索,也是我国创新型发展战略在全球治理体系中充分实现其价值的重要渠道。全面推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了新动力,为全球发展开辟了新空间,也使得我国形成了推动经济发展的有利外部环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发展动力的核心,“一带一路”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全球范围内的延伸,二者是我国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以及支撑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双引擎。
三、目前需采取的对策和建议
我国正处于即将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的重要时期。成为高收入国家必然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不但在经济发展方面成为一个关键节点,也会极大提升我们的“四个自信”,标志着我国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人均国民收入将进一步提高。但我们也不能刻意追求所谓的高收入国家,还需脚踏实地,稳步推进实现“两个十五年”的阶段性奋斗目标。
(一)高收入国家意味着经济结构优化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人均国民收入达到高收入国家水平,表明一国经济结构向着高级化发展来到一个关键节点,消费和服务业将逐渐稳定地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并为进一步创新发展释放出足够的物质和智力资源。同时,更加优化的投资消费结构和三次产业结构也有利于一国经济进一步提升收入水平,形成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良性循环。
(二)避免重新回落至中等收入水平
历史经验表明,有相当数量的国家在达到高收入国家水平后,由于发展模式单一,经济发展战略失误或受到外部不利经济环境的冲击,重新回落至中等收入水平,这种情况在达到高收入水平之后的前几年中发生的概率较大,南美一些国家尤其如此,例如最新数据表明,阿根廷从去年的高收入国家再度回落为上中等收入国家。
(三)高收入国家依然面临着发展问题高收入水平的经济体,并不意味着不需要发展了,而是在高层次水平上更有质量的发展。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可以预见,达到高收入国家水平只是我国在实现小康社会后的一个发展阶段而已。
(四)继续保持高质量发展依然是首要经济目标
无论是在三年还是五年之内达到高收入国家水平,我国当前最核心的发展目标还是高质量的经济增长,高质量本身就蕴含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一带一路”发展倡议两大动力的可持续性,也是保证我国人均国民收入在长期中稳步增长的重要条件。同时,在具体宏观经济运行中要密切关注通胀水平和人民币汇率波动,即将消费者价格水平控制在3%以内,人民币汇率升值速度不要超过与经济总体规模相匹配的水平。
来源:中国网
传播中国,影响世界
欢迎关注中国日报网微信公众号